“运动是良医”的主张在体育圈流行好几年了,可还是有很多小伙伴始终迈不开腿,贴心的小博今天带来一剂良药给“懒癌”患者!
你想过把运动带来的益处装进口袋,只需要吃一小粒“运动药丸”就可以得到大汗淋漓一小时的效果吗?在不久的将来也许可以。
“运动药丸”是指可模拟规律运动生化特性和生理功能的一类生物活性物质。
本文观点来自国际高分学术期刊杂志(Trends in Pharmacological Sciences, IF:11.84)的一篇文章,作者为博士同学李顺昌,小博在此谢过李师兄授权发布。
并非人人都可以享受运动的益处
由于工作或生活习惯,人们的体力活动量日益减少将使一系列代谢性疾病(包括肥胖、二型糖尿病、肌肉萎缩、心血管病等)的发病率增加;相反,规律地运动不仅促进健康,还可以预防或缓解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
惰性因素和身体原因(如肥胖、截肢、脊柱损伤、代谢疾病、骨骼肌和心血管疾病等)使许多人不适宜进行长时间或一定强度的运动锻炼,这一系列运动不适应征催生了运动替代品的构想;这种“运动药丸”既提供了运动给予的益处,又克服了运动低参与率的问题。
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模拟运动的效果
规律地运动能通过激活一系列分子生物学通路,减少机体发展众多慢性病的风险;尽管没有任何一种药物可以完全替代体力活动,但已有一些分子机制已经进入研究者的视野,有望成为无法进行规律身体活动人群的替代疗法。
“运动药丸”并非单一一种成份,而是包含多方面可激活生理功能的靶分子,这些生理过程包括抗疲劳型肌纤维比例、线粒体生物机制、脂肪消耗率增加、血管生成、运动能力增强。
“运动药丸”的候选成员
针对上述的生物学机制,文章挪列出若干候选的分子成员,如下图。运动激活的信号分子理论上可成为这类“运动药丸”的高效药理靶点。
(小博不多赘述,防止头晕晕~大家明白前方的曙光正在招手就好!)
(图片表格来自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