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一下,如果被活埋了,土已到嗓子眼的感觉;再想象一下,如果爬山时,嘴里有东西就像一口血一样卡在嗓子眼里的感觉,这些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真实感受,其实这些可怕的状态离你我并不远。患有慢阻肺,会逐渐丧失有效呼吸能力,是一个终身疾病。吸烟的你,也许这就是你的“归宿”。现实生活中慢阻肺疾病常被误诊为哪些疾病而耽误治疗?如何鉴别慢阻肺疾病?慢阻肺疾病有哪些高危人群?
人体结构中有一个美丽的树景观,这就是肺。通俗来讲,肺主要由左右支气管、然后逐渐分支,可以达到23~25级,终末由一个个肺泡组成。
正常情况下,当吸气时,空气会畅通无阻地进入气管。穿过支气管,细支气管,最后进入肺泡。肺泡外,包围着毛细血管,吸入肺部的空气,会经肺泡进入毛细血管。身体中产生的二氧化碳经毛细血管进入肺泡,呼气时,肺会将二氧化碳排除体外。
慢阻肺,全称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主要是由有害颗粒或气体导致气道、肺泡异常,或者气道和肺泡同时异常而引起的。慢阻肺是最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有慢性呼吸系统症状,还能使肺功能受损。其主要症状有呼吸困难,慢性咳嗽咳痰等,但因个体差异,有部分慢阻肺患者是没有明显的症状的。
那么当患有慢阻肺时到底发生了什么呢?让我们来看上图,左边为正常人的,右图是慢阻肺患者的。
首先看到的是右图的肺泡看似好像变大了,肺功能应该更强大才是。其实,正常的气管和肺泡是富有弹性的,吸气时每个肺泡会像气球一样,充气膨胀。呼气时,肺泡将气体放出,变瘪。患上慢阻肺后的有些肺会失去弹性,无法正常扩张和收缩。
其次是慢阻肺还会损害肺泡壁,导致肺泡数量减少,肺泡变大,容量变小,导致吸气时储存的氧气量减小。
最后,慢阻肺除了会导致肺泡的结构发生异常,肺泡功能受损,同时还会导致小气道的病变,包括炎症,狭窄等。
这些都会让人喘气不像以前那么自如了。如果不及时治疗,你的肺会逐渐丧失呼吸功能的。
也许,你都没听过“慢阻肺”这个词,难道是新发现的疾病吗?并不是。它早已存在,只是很安静,一直默默滴、默默滴等着你。
有些人觉得岁数大有点咳嗽、有点气短的情况很正常。而正是这些“以为很正常”的想法忽视了慢阻肺,当这些症状持续到足够严重时才就医,往往发现肺功能受损很严重。
杨医生提示职场人,慢阻肺是一个公众知晓率低,早期症状往往比较隐秘的疾病,还经常被误诊为咽炎、哮喘等,所以发现时都到中晚期了。慢阻肺的确诊和早期干预治疗非常重要,一定要提高认识,特别是农村妇女长期吸入由生物燃料暴露导致的有毒气体吸入也是慢阻肺的一个诱因。
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杨汀将做客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的《职场健康课》节目,讲讲慢阻肺的高危人群、诱因以及如何治疗,本周六晚18:05敬请观看央视财经《职场健康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