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治疗一直是困扰着人类的终极难题,目前全球每年有近千万人因癌症失去生命,其中乳腺癌为女性最常见的癌症,发病率居高不下。11月26日DeepMind公司宣布利用AI抗击乳腺癌,他们希望建立一种机器学习模型,能够快速准确检测出癌症的迹象,帮助医生尽早发现癌症,以便尽早开始治疗,研究还在持续进行中。
针对这种新科技的出现,虽说现阶段还需要不断试验改进,应用到临床上的科学性还有待提高,但未来相信可以进入数字化分析时代,逐步筛查高危人群纳入体检项目中,去检测人体可能出现的疾病,更好的提前预防,一旦发现及早治疗,未来或许疾病终会被扼杀在摇篮里。乳腺癌目前发病率之高,在新科技还没覆盖的现在,我们也应去了解其病因,尽量规避防患。
患病因素有哪些?
年龄、是乳腺癌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存在地区差异。我国乳腺癌发病年龄高峰在45—50 岁,20岁以下发病很少,月经初潮前罕有。50岁以后随着年龄的增加逐渐下降。西欧乳腺癌发病年龄高峰比我国约晚5—10 岁。美国乳腺癌患者中一半以上在65 岁以后。因此高发年龄段注重预防很有必要。
月经状况、女性月经初潮早(12岁前来月经),绝经较晚(50岁以后绝经), 经期长(大于35年),都是公认的发病危险因素。据研究初潮年龄小,乳腺癌危险性大。初潮每推迟一年,发生乳腺癌的危险可能降低20 %。妇女绝经每推迟一年,乳腺癌的发病率会增加50%。
婚育及哺乳、调查发现女性生第一胎在35岁以上或者40 岁以上未孕女性,其乳腺癌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正常婚育的妇女。反复人工流产会使女性患乳腺癌的可能性增加。
雌激素、近年的研究揭示,乳腺癌的发生与雌激素分泌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卵巢分泌的雌激素有雌二醇、雌酮和雌三醇。现认为雌二醇、雌酮有致癌作用, 雌三醇有保护作用。黄体酮是刺激乳腺生长,抑制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现认为乳腺癌的发生可能与黄体酮水平低下有关。
乳腺癌史、一侧患过乳腺癌,对侧患乳腺癌的可能性比常人要高2—5 倍。双侧患乳腺癌的妇女相对年轻,多有家族史。乳腺癌的遗传性和家族聚集发病现象受到广泛关注,已被普遍认为是乳腺癌的危险因素之一。
饮食、营养学家通过长期的临床研究发现,妇女乳腺癌的发生除受自身因素的影响外,与饮食也有关系。饮食中高脂肪、高蛋白、高热量摄入的增加,导致饮食营养的不平衡,加强或延长雌激素对乳腺上皮细胞的刺激会增加乳腺癌的危险性。
生活中如何预防呢?
从饮食抓起
豆类食品、研究发现, 食物中豆类蛋白在总蛋白中所占比例的增加,会明显降低妇女乳腺癌的发病率。
大枣、可以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形成。因它含有大量的环式一磷酸腺苷和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丰富的维生素。
大蒜、美国纽约斯隆凯特林癌症研究所发现,大蒜不仅可以预防乳腺癌,甚至还有治疗作用。
小麦麸、美国健康基金会对62 名绝经前妇女所做的一项研究表明,小麦麸对预防乳腺癌有益处。
蔬菜、菜花、茴香、菠菜、冬瓜、小白菜、胡萝卜和西红柿等蔬菜可以明显降低绝经前妇女乳腺癌的发病率,因其含有的大量胡萝卜素具有抑制和杀灭癌细胞的作用。
植物油、花生油、玉米油、菜籽油和豆油中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具有保护绝经前妇女免受乳腺癌侵袭的作用,喜欢吃肉的女性易患乳腺癌。
绿茶、据报道常饮绿茶能防乳腺癌,因为绿茶中含有羟基类化合物对肿瘤有预防作用。
另外养成良好生活习惯,营造良好环境。拒绝饮酒、咖啡过量、吸烟、熬夜等不良习惯、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配合运动增强免疫力。尽量远离辐射、电磁场、农药化学等环境、营造良好的生活氛围,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情。
女性要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提倡晚婚晚育, 但也不宜太迟, 女性结婚最好在28 岁以前。要提倡母乳喂养、合理膳食和加强体育锻炼等科学生活方式,注意保持心胸开阔,避免抑郁、发怒, 维护好身心健康,这些都有利于预防乳腺癌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