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手术治愈的高血压

2018-04-03 10:01:17

所属分类:专家推荐(视频)

都说父爱如山,老彭是一位典型的中国父亲,不善言辞的他,与一种奇怪的头痛斗争了20年。从一开始隔一段时间爆发一次,到一天爆发好几次,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呼吸科、心内科、心外科,老彭把可能的科室走了一个遍,也没发现病因,一边是家庭重担,一边是不停需要投入金钱和精力却总也没有结果的检查,为了家人,老彭放弃了查找病因之路,靠毅力和疾病做斗争。



可是近日,莫名飙升的血压将这位父亲逼到了生死边缘,而伴随飙升的血压,一种从未经历过的剧烈的头痛一下子击垮了老彭,正当壮年的老彭一度只能卧床在家。面对诡异疾病,医生是否能够抽丝剥茧查出埋藏了20年的病因?老彭又是否能够通过治疗重获健康?



大多数人都有过头痛的经历,大家基本上采取多休息或者服用止痛药进行缓解。


头痛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大致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前者是不能归因于某一确切病因,常见的如由精神紧张、过度疲劳以及感冒引发的偏头痛;后者是由于深层次原因导致的头痛,病因相对明确,如由颅脑内外病变,颈椎疾病、高血压、鼻窦炎等引起的。对于继发性头痛,一般来讲,只要找到病因并根治病根,头痛疾病就会迎刃而解。


在众多引起头痛疾病的原因中,大家要特别关注高血压患者以及高血压潜在患者。由于一种凶险的肾上腺肿瘤,也就是嗜铬细胞瘤,与高血压的症状及其相似,特别容易造成漏诊、误诊。


根据临床研究经验,在高血压人群中出现如下情况是需要进行嗜铬细胞瘤疾病排查的,可以总结为“四高一低”。


伴有“头痛、心悸、出汗“”三联征的高血压;


顽固性高血压;


血压易变不稳定者;


麻醉、手术、血管造影检查、妊娠中血压升高或波动强烈者;


不能解释的低血压


出现上述情况时要考虑到嗜铬细胞瘤的可能性,进而到医院进行有针对性的检查,从而实现早诊断、早治疗。


嗜铬细胞瘤疾病在早期的话很可能没有症状,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患者是在体检时无意发现了肾上腺长了个肿瘤。而往往当肿瘤长到了一定大小时候,才会引起体内的一系列改变。当头痛,心悸,出汗同时出现时,患者体内的肿瘤可能已经生长了数月乃至数年。



实际上,嗜铬细胞瘤很难诊断,而且患者症状缺乏特异性,确实给临床诊断带来了困难。当出现头痛或高血压症状时,建议就医时通过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泌尿系统等相关科室进行一一排查。另外,由于嗜铬细胞瘤涉及全身多个系统,就医时尽量对患病细节阐述明确,可帮助医生对疾病有明确的判断。


 嗜铬细胞瘤多发于人体的肾上腺,肾上腺位于两侧肾脏的上方,是人体重要的内分泌器官。肾上腺主要分为皮质和髓质。


髓质的主要作用是会根据人体需求,适量分泌一种激素,这种激素叫儿茶酚胺。儿茶酚胺包括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



肾上腺素


它是一种强效的心脏兴奋剂。当人经历某些刺激,如兴奋,恐惧,紧张等时,肾上腺会分泌出这种物质,能让人呼吸加快,心跳与血液流动加速,心肌收缩力加强,为身体活动提供更多能量,使反应更加快速。临床上常用于心脏骤停的抢救和过敏性休克的抢救。


去甲肾上腺素


去甲肾上腺素也能显著地增强心肌收缩力,使心率增快,心输出量增多;使除冠状动脉以外的小动脉强烈收缩,引起外周阻力明显增大而血压升高,故临床常作为升压药应用。


多巴胺


多巴胺的药理作用比较复杂。小剂量的多巴胺使肾及肠系膜血管扩张,肾血流量及肾小球滤过率增加,尿量及钠排泄量增加;大剂量的多巴胺则可导致周围血管阻力增加,肾血管收缩,肾血流量及尿量反而减少,由于心排血量及周围血管阻力增加,致使收缩压及舒张压均增高。



儿茶酚胺主要作用于心血管系统而发挥作用。


当肾上腺髓质中的嗜铬细胞由于某种原因发生变异,就会生长出来肿瘤,这种肿瘤就叫嗜铬细胞瘤。


嗜铬细胞瘤就像一个化学加工厂,会合成、储存、代谢、分泌过量的儿茶酚胺,当分泌的儿茶酚胺超过人体正常需要量时,就会使血压在短时间内出现升高,出现头痛、心悸、多汗、心律失常、心衰等症状。


而这一类性质的肿瘤也可长在身体的其他部位,比如头颈部、胸部、腹部、盆腔等,当肿瘤发生在这些部位时,那它就换了个名字,叫做副神经节瘤,也被称为肾上腺外或异位嗜铬细胞瘤。尽管名字不一样,但是其致病机理是一样的。90%的嗜铬细胞瘤会长在肾上腺,10%会长在肾上腺以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