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痩身十律》,BBC告诉你减肥的10个科学原理

2017-08-30 10:10:04

所属分类:温馨贴士

我们每天都被各种减肥广告轰炸,各种各样的说法充斥着人们的眼球。然而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减肥对于不少人来说,依旧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BBC的一个纪录片揭露了减肥中的十个真相,看完这个纪录片,相信你们应该可以了解到什么是科学的减肥方式。




1. “看不见”的脂肪

许多人体型从外表上 看起来是匀称的,但是因为久坐不动或者不爱运动,他们的脂肪很有可能藏在身体内部,即内脏脂肪。




但值得庆幸的是,减肥的时候最先消耗的就是内脏上的脂肪。



2. 三餐按时进食

当我们饿得时候,大脑会潜意识的发出寻找吃的东西的信号,大脑会对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作出强烈的反应。




这种信号是本能的,基本上不是靠意志力能对抗的。吃货们不用自责。因此不要错过正常三餐,否则可能会吃掉更多食物。




3. 多用小碗吃东西




BBC做了一个爆米花实验,分发给观众大份和小份的爆米花,结果拿到大份爆米花的观众,最终比拿小份的观众多吃了45%。这不是因为他们更饿,而只是因为他们拿到的分量更大。




4. 不要总想着自己的新陈代谢,先看看自己吃了多少




基本上每个人新陈代谢都差不多。胖了说明吃的必须要的多。而且,一般情况下,我们只能记得我们每天摄取的50%的热量。大部分人在统计一天摄入的热量时,会主动忽略某一类食物,比如点心、饮料、酱料,甚至是“健康食物”——水果等。

5. 相同热量下,多吃蛋白质高的食物




三位受试者,共同进食相同热量的早餐。其中一位摄入较多的蛋白质,另外两位摄入较多的碳水化合物和脂肪。




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比如肉,蛋等,会延长人的饱胀感。因此就饿得慢,不会再还没到点吃饭就到处搜刮零食,抑制了下一顿的食欲。

6. 流食能够延长饱腹感

实验是同样的鸡肉土豆米饭和水,一组人干吃,另一组人把上述材料搅拌机打成糊状去吃,结果吃流食的那组人饿得慢。




因为吃固体食物水会直接流过胃,然后胃里东西就少了。而流食中的水分不会直接流过胃,因此造成胃更有饱胀感。因此,多喝汤,多吃流食。

7. 选择越多,吃的越多




可以吃的东西越多,大脑就容易发出吃更多的信号。比如食堂只有土豆丝盖浇饭的时候也许我们会吃得很少。但是如果食堂是自助形式有很多种菜可以选,那我们可能会拿更多的食物来吃。




8. 乳制品中的钙质可以帮助排出脂肪

这是乳制品爱好者的福利,低脂乳制品, 例如脱脂奶,低脂酸奶,奶酪等,也许有助于减少从食物中提取的脂肪。




喝脱脂牛奶会加速脂肪的排出,因为牛奶中的钙会带走脂肪,减少赘肉,一个月就会带走一块500g黄油大小的脂肪。

9. 运动后身体会持续消耗脂肪




我们运动锻炼的时候,身体消耗的脂肪比我们想象的要少,因为运动时,肌肉主要消耗的是碳水化合物。但是运动后由于消耗了大量碳水化合物,身体需要22小时来进行补充,在此期间,身体需要被迫地燃烧脂肪来支持人体的基本运转,这被称为后续燃烧。



10. 增加日常活动



这名受试者原本的习惯是很少活动,不做家务,经常久坐。因此日常的活动量非常小。在之后的一周,她被要求尽可能多的活动,比如提前一战下地铁,多走楼梯,多走动,甚至是在直播时做一些肢体运动。




结果显示, 仅仅是多活动一点点,她这一周比上一周多消耗了二百四十卡的热量。如果坚持一年,她可以瘦12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