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是0卡的零度可乐,我怎么就越喝越胖了?

2018-02-07 11:07:33

所属分类:正确减肥(时尚生活)

人类对于甜味的爱好真的是不能言喻。


我们出生后尝到的第一种味道,就是甜(母乳);糖丸的味道让人至今难忘;小时候不开心的时候一颗糖就能让我们安静下来;


但是随着大众健康意识的加强,慢慢意识到糖并没有它味道那般美好。


近年来,学术界和政府机构似乎已经慢慢意识到:糖是导致肥胖和各种代谢疾病(如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罪魁祸首。


2015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将推荐糖摄入量的卡路里由以前的10%到5%,对于正常体重的成人,这个量大约在每日25g。


2016年,《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也提出控制添加糖的摄入量,成人摄入每日不超过50g,最好控制在25g一下。


总之,这几年,糖混的很不好。


关于糖的危害这里也不多赘述了

但是长期形成的口味很难改变。


既要少摄入糖,又要满足对甜味的需求,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寻找“代糖”。


于是衍生出了那些低热量甜度又高的甜味剂。


它们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和饮料中,用于替代蔗糖、葡萄糖、果糖等天然甜味剂。


人们认为,这样的甜味剂既能够给人以甜味的享受,又不产生或产生较少热量,适合需要减肥、患有2型糖尿病、或者血糖控制能力已经下降的人食用。


在饮料产品中,也涌现了大量无热量的“减肥饮料”(diet drink),其中正是用甜味剂来替代传统糖类。


甜味剂的种类 


甜味剂分两种:

1. 天然的---从食品原料中提取天然的甜味进行精制浓缩制得。

2. 人造的---人工合成的甜味剂


天然的:如莫内林、叶甘素、索马甜、木糖醇……


天然的安全系数高,但有卡路里和升糖的风险,不适合糖尿病或减肥人群食用。


人造的:如糖精、阿斯巴甜、安赛蜜、三氯蔗糖……


人造甜味剂的特点是,甜度非常非常高,通常是等量蔗糖的几百甚至几千几万倍,并且没有热量、不具有任何营养价值。


人造甜味剂真的安全吗?


人造甜味剂没热量的这个特点,似乎让减肥人士和嗜甜星人看到了福音。


现在市面上大量无热量的“减肥饮料”(diet drink),其中正是用人工甜味剂来替代传统糖类。


但多项研究提示,这些无糖甜饮料的健康效果,与人们的期待并不一致。


2013年发表在《内分泌学和代谢病趋势》(Trends in Endocrinology and Metabolism)上的一个研究显示人造甜味剂(例如阿巴斯甜、三鹿蔗糖、糖精等)对你的健康没有想象的那么好。


它们同样会增加肥胖、二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以及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每天喝一罐饮料,就可以显著提高疾病风险。


又有研究者对关于减肥饮料的多项研究进行了汇总分析,发现与不喝饮料的人相比,习惯喝含糖饮料和不含糖甜饮料的人,在2型糖尿病风险的增加幅度上并无显著差别。


学术界对于人造甜味剂关于健康的影响,尚无确切的定夺。


但对人工合成的添加剂我们需要注意到一个问题:毒理学评价一般用动物做实验,而某些物质对人体产生影响的过程可能需要数十年才会体现出来。


也就是说也许不是没毒性,只是时候未到。


鉴于其他人工合成添加剂的不良前科,我们对人造甜味剂还是抱谨慎怀疑态度。


下面来看下生活中最常见的人造甜味剂“阿斯巴甜”。


关于零度可乐


零度可乐,它使用的甜味剂正是阿斯巴甜。


阿斯巴甜的发现过程充满了喜感。


1965年,化学家施莱特在G.D.Searle公司合成抗溃疡药时不小心舔了一下手指,结果一整天吃什么都超甜,于是溃疡药没制成,却无心插柳地发现了“阿斯巴甜”。


阿斯巴甜自从问世以来就争议不断。


有人说阿斯巴甜可能导致癫痫和头痛,后来被推翻;有人说会致癌,也被推翻了。


总之目前的科学依据并不足以证实阿斯巴甜究竟是好时坏,就连制定食品安全标准的政府机构们对此也很拿不定主意。


要知道,美国FDA把阿斯巴甜称为“研究最彻底的食品添加剂之一”。


研究的最透彻的人造甜味剂都没有一个相对准确的说法,更不要说其他人工甜味剂了。


无糖饮料真的不会影响体重吗?


从食品标签上看,零度可乐真的是“零”热量。



理论上上看,因为阿斯巴甜没有热量,甜度极高的特性是不会造成肥胖的,


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科学家发现,人造甜味剂也会让你肥胖——


来自以色列的科学家用人造甜味剂(其中一种就是阿巴斯甜)的水喂养小白鼠11周,最后发现摄入人工甜味剂的小鼠血糖水平异常升高,它们的组织难以从血液中吸收葡萄糖。


因此,摄入人工甜味剂可能导致肥胖,也可能导致糖尿病等与肥胖相关的疾病。而且,对于人类而言,这种复杂的影响过程可能同样适用。


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2009年1月刊登的一篇相关论文表示,:这些甜味剂本身虽然能量很低,但是它们却会增强人的食欲,因而在食物不限量的前提下,喝添加甜味剂的饮料反而有诱发人饮食过量的危险。


较高的甜度和很低的能量,会让身体感到困惑——我明明吃了这么多糖,为什么没有得到能量来源?长期的这种型号干扰,可能会打乱食欲和味觉的调节。


从长期角度来说,它们会增大肥胖的危险。


另外一个问题就是糖上瘾。


甜味剂无法像真正的糖一样满足人们对甜食的渴望,长期使用高甜味的代糖,会让你对高度的甜味保持依赖性,让你以后有可能吃进更多的糖。


根据发表在《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上的一项数据,自从发明了代糖(人造甜味剂)美国儿童和成人消费碳酸饮料的数字一直在飙升,翻倍。


那我们是不是应该拒绝甜味剂?


是的,尽量避免甜味剂的摄入。


要明白甜味剂并不是你想象中的灵丹妙药,我们需要衡量它的好处和潜在的风险。如果想吃甜的东西,可以试试运动一下。


因为我们身体能从运动中产生多巴胺,它会让大脑感到快乐和满足,产生吃甜食一样的快乐感。


如果实在无法避免,也尽量减少它的使用量。


尽量选择天然的、相对安全、升糖指数低、含碳水量低的代糖。


下面推荐三款相对安全的甜味剂:


1:甜叶菊

甜叶菊一种植物,同名的甜味剂是从这种植物的叶子提取出来它的特点就是天然、不升高血糖(GI=0)、而且含碳量低。


甜叶菊是一种可溶性纤维素,进入消化系统后,并不能被胃和小肠吸收,到达大肠后,一部分通过益生菌的分解变成steviol被吸收,最后通过粪便或尿液排出。


最近有一些研究表明甜叶菊能帮助降低血压,血糖的功效,至今还没有任何关于甜叶菊副作用的报道


2:菊粉

菊粉是从洋姜,菊苣等提取出来的一种植物的储备性多糖。GI也为0。


菊粉无法被人体消化吸收,却可以让肠道中的益生菌饱餐一顿。菊粉不仅可以当做甜味剂,也有润肠通便的功效,所以现在某宝上出售的菊粉的广告都是“天然的膳食纤维”


一次用了超过10g的菊粉可能会引起胀气,腹泻等肠胃不适的症状,所以建议大家在需要大量甜味剂时,也将菊粉和其他甜味剂混合使用。


3:罗汉果甜苷

罗汉果是咱中医里的一味中药,医学界也有很多关于罗汉果抗癌,抗氧化,治疗糖尿病和心脏病之类的研究。我们通常说的代糖罗汉果指的其实是罗汉果中的罗汉果甜苷,需要通过复杂的化学工艺来提取,所以它的价格比其他甜味剂要高


罗汉果甜的甜度是蔗糖的300倍!所以把它和甜度低的甜味剂(菊粉)混合在一起简直完美,其化学性质稳定,可以用来烤蛋糕饼干等 。


如果你在国内也想要使用更健康的代糖,可以考虑直接购买天然甜味剂(液体或者粉末状),某宝和代购都可一。


在购买甜味剂的时候,别忘了看配料表,最好购买不含人工添加物的甜味剂。


最后,建议大家放弃对所谓“减肥饮料”的迷信,最好的饮料永远是白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