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已成为世界范围内导致人类死亡的第五大因素,至少280万的成年人由于肥胖相关疾病死亡。据统计,44%的糖尿病,23%的缺血性心脏病,以及7%~41%的特定癌症是由肥胖引起的。儿童期肥胖会使成年期肥胖、早逝和残疾出现的概率更大。同时肥胖者还会经历呼吸困难、骨折风险升高、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的早期征兆、胰岛素抵抗、II型糖尿病、脂肪肝、动脉粥样硬化及退行性疾病,如痴呆、呼吸道疾病、多种癌症、心理影响。
一、肥胖定义
肥胖是脂肪组织体积异常扩展的病理状态,包括肥胖可分为单纯性肥胖和继发性肥胖两大类。
单纯性肥胖是指并非由于其他疾病或医疗的原因,仅仅是由于能量摄入超过能量消耗而引起的肥胖。
继发性肥胖,是指由于其他健康问题所导致的肥胖,也就是说继发性肥胖是有因可查的肥胖。继发性肥胖占肥胖的比例仅为1%。
二、肥胖评价指标
1根据实际体重占理想体重的百分比来衡量实际体重/理想体重比值(%)=实际体重(公斤)/理想体重(公斤)*100%
2根据2001年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推荐的中国成年人超重肥胖体质指数诊断标准,肥胖的评价指标如下:
根据2001年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推荐的中国成年人超重肥胖体质指数诊断标准
三、肥胖等级评估
四、肥胖原因的类型
1 遗传与环境因素:父母,兄弟姐妹有肥胖
2能量摄入过多,消耗减少:食欲亢进,活动减少,摄入与排除不平衡
3物质代谢与内分泌功能的改变:碳水化合物的代谢紊乱(糖尿病,三高),内分泌失调(胰岛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生长激素)如多囊卵巢综合症
4脂肪细胞数目增多:小儿期开始肥胖,成年后仍然肥胖的人,主要是人体内的脂肪细胞数量增多、体积增大而引起
5神经精神因素:暴饮暴食,精神性食欲亢进症,压力过大,睡眠质量不好
6生活及饮食习惯:脂肪与糖类摄入过多,饮食分配不均,在外应酬多,夜间宵夜,喝酒等。
7其他因素:年龄,性别,环境,职业因素
五、肥胖原因分析
1热量摄入过多:饮食结构不合理、饮食习惯不好
2热量消耗过少:运动制约、情绪的影响
3疾病因素:内分泌紊乱、药源性
4其他因素:年龄、生理的、心理的、社会经济、药物等
六、减肥目的
1关注健康,改善症状
2保持身材,增加自信
3生育问题(不孕不育)
4 婚姻恋爱问题
5职业要求(公务员,空姐等等)
6媒体人员(上镜需要)
7学生(体育达标)
8无目的,被强迫。
参考文献:
[1]李磊,胡博,郑妍妍.肥胖会传染吗[J].经济学(季刊),2016,02:429-452.
[2]詹莉莉,杨志秋,傅正伟.肥胖与慢性炎症的研究进展[J].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2011,03:297-305.
[3]李森,盛蕾.成年人肥胖及其影响因素的纵向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14,02:71-77.
[4]李昕,林金芳.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临床及内分泌代谢特征的研究[J].中华医学杂志,2005,46:32-37.
[5]唐浩能,唐玲丽.肥胖与代谢综合征[J].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杂志,2010,05:441-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