挨饿真的会帮助消耗脂肪吗?事情不是那么简单!

2025-01-08 08:49:34

所属分类:温馨贴士


挨饿是每个减肥人都经历过的事情吧,而支撑一众减肥人坚持挨饿的一个想法便是:饿的时候,身体会消耗多余的脂肪。


然而事情并不是想的这么简单。


图片14.png


脂肪只是“备胎”


研究发现,身体挨饿时,首先调用的不是脂肪,而是谷氨酰胺等非脂肪能源物质。


身体就像是一个巨大的能量存储控制室,我们吃进去的食物,会以不同的形式被存储起来。


糖原存储体内的糖原主要储存在肝脏和肌肉中。肝脏中储存的糖原约为80-100克,而肌肉中储存的肌糖原量更多,约为250-400克。糖原是能量的重要来源,能够迅速提供能量。


脂肪存储摄入的多余食物中的脂肪会被转化为甘油三酯储存在脂肪细胞中。脂肪是人体的一种高效能量来源,一克脂肪约含有9千卡的能量。


蛋白质存储蛋白质主要以氨基酸的形式存在,部分蛋白质可以用于肌肉的修复和增长,部分则可以通过脱氨基作用转化为能量。


胆固醇和磷脂存储胆固醇和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也参与到体内的脂肪和类脂代谢过程中。


图片15.png


这些存储形式在体内可以相互转化和调节,以应对能量需求和生理状态的变化。


而挨饿是为了改变身体的供能形式,从主要依赖葡萄糖转向其他能源物质,准确来说,是将葡萄糖消耗掉,转而调动其他的能量。


当然减肥人群最希望的是调用脂肪供能,但是当身体挨饿时,并不是简单地切换到“燃脂模式”。


来自厦门大学的研究团队研究AMP活化蛋白激酶 (AMPK) 在体内碳代谢适应中的作用。他们发现,在面对葡萄糖短缺时,细胞迅速调整其代谢策略,优先利用谷氨酰胺来维持能量供应,而不是立即转向脂肪酸。


图片16.png


所以脂肪并不是挨饿后的首选供能,只是备胎。


挨饿>8小时才会消耗脂肪


当然挨饿时间够久,脂肪也是会派上用场的。


在短时间内(2小时)挨饿时,身体消耗掉体内所有的糖原后,转而选择谷氨酰胺等非脂肪能源物质来弥补葡萄糖的短缺,维持细胞的能量稳态。


而在较长时间饥饿下,比如超过8小时或更久,脂肪酸氧化会逐渐增强,并且在极端情况下动用一些容易变性的蛋白质来补充能量需求。


图片17.png


增加脂肪消耗的方式


所以说光靠挨饿来达到消耗脂肪的目的是有一定困难的,可以借助以下方法来增加消耗。


1.增加有氧运动


像跑步、游泳、骑自行车等有氧运动,运动过程中,身体的肌肉细胞通过有氧呼吸来产生能量,这种呼吸方式能够充分利用氧气将葡萄糖、脂肪酸等能源物质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大量能量。


2.力量训练


进行举重、俯卧撑、仰卧起坐等力量训练,可以增加肌肉量。肌肉在休息状态下也会消耗能量,从而提高基础代谢率,有助于消耗更多的脂肪。


3.控制饮食


虽然吃得少不会第一时间消耗脂肪,但是控制饮食仍旧是增加脂肪消耗的重要环节。日常生活中注意增加蔬菜、水果和高纤维食物的摄入,减少高脂肪、高糖食物的摄入。